农技之家 > 苏丹草种植技术
导航

病害 苏丹草大斑病

作者:Berg 632
大斑病是苏丹草上重要病害,国内外分布广泛,还侵染玉米和高粱属植物,为害严重。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部病斑长梭形,大小为20-60mm×4-10mm,边缘水渍状,中央枯黄色至褐色,后期边缘紫色,叶斑正反面均可见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全叶枯死。叶鞘及苞片上也能发生病斑。病原Bipolaristurcicum(Pass.)Shoemaker称大斑离蠕孢,异名大斑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turcicumPas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自然界中不产生有性世代。分生孢子梗由气孔中伸出,2-6根丛生,榄褐色,有2-6个隔膜,大小为12.5-188.7μm×7.5-10.0μm,基部膨大,孢痕明显,生于顶点或膝状折屈处。分生孢子梭形,榄褐色,直或微弯,基细胞有明显脐点,突出,有2-8个隔膜,多为4-7个,大小为45-140.6μm×15-25μm,孢子由两端细胞萌发产生芽管。发病特点病菌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株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春季田间侵染来源。孢子借风雨传播,由表皮或气孔侵入。菌丝生长适温27-30℃,温度范围为5-35℃。孢子形成温度为11-30℃,最适温度23-27℃。田间流行适温约为25℃。孢子侵入后,10-14天便可在病斑上产生孢子。孢子萌发需要多雨有雾天气,相对湿度至少在60%-70%以上,且叶面要有液态水膜。新叶比老叶抗病力强,苗期或幼株比抽穗后成株发病轻。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2)加强草地管理。适时早播,尽量避开高温多雨时期;合理密植,防止过密倒伏;科学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适度放牧,及时收割,收割后彻底清除田间残体。(3)药剂防治。科研地以及种子田可用麦穗宁、棉萎灵、退菌特、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锌、福美双等杀菌剂保护。常用药剂麦穗宁、棉萎灵、退菌特、甲基托布津、代森锌、福美双。
农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