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塑盘质量:塑盘质量直接影响到秧苗和抛秧的质量。因此,选择高质量的塑盘是抛秧技术的基础。优质的塑盘一般可使用2~3年。但是有的农民选购塑盘时,只考虑价格,常购买价格稍便宜的劣质塑盘,使用一二次后便出现孔穴塌平变形,甚至不能再次使用,既影响了育秧质量,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2秧地选择:有的农户为避免猪牛等牲畜的损害,把秧地选择在远离农舍的地方,往往因育秧土壤偏砂、肥力不足、排灌不畅,以致抛植时运秧速度慢、营养土易散落,抛后卧秧、浮秧多,秧苗扎根慢,遇风时浮秧易集中,造成秧苗疏密不匀。
3品种搭配:品种安排不合理往往会影响抛秧技术的推广。如有部分农户,早晚稻均选用迟熟品种,早稻熟期推迟,晚稻播种期亦需推迟。由于晚造气温高,秧苗生长迅速,秧龄15天即可抛植,若推迟抛秧,则秧苗超龄,孔穴间的秧根串生,抛秧时穴株难以分开,同时因头重脚轻容易出现卧秧和浮秧;但如果推迟播种,则难以确保安全抽穗。为此,建议早晚稻品种搭配方式为:早造用迟熟品种、晚造用中熟品种,或早造用中熟品种、晚造用迟熟品种,或两造均用中熟品种。
4用种量和抛植苗数:塑盘育秧面积小,每亩本田只需8平方米秧床。为确保抛足基本苗数,一是要用足塑料软盘,每亩大田需用561孔塑盘40~45块、每亩抛植1.6万~1.8万科,达到群体适中、穗数足;二是要严格控制用种量,每亩用种量常规稻(千粒重在25克左右)为2公斤,优质稻(千粒重在18克左右)为1.5公斤,杂交稻为1.25公斤。
5覆盖物的选择:7月中旬正值高温高湿台风季节,播种后为防止太阳曝晒或大雨冲刷,有的农户采用草或蔗叶覆盖塑盘,但因盖草后氧气不足而使出芽立针受阻,导致出苗率低。为此,我们采用芽期架式薄膜覆盖育秧,出苗率达93.2%。具体方法是:秧畦两头分别插两根30厘米长木棒,畦中间隔3米左右再在畦两侧插两根木棒,然后将薄膜摊开拉紧,用绳子把薄膜绑在木棒上,搭成高20厘米、四周通风的棚架,待谷芽立针后将薄膜撤除,并于下午4时左右每亩塑盘秧用15%多效唑1克兑水1公斤均匀喷施。
6秧田管理:晚造育秧期间气温较高,播种后许多农户担心高温烧芽,对秧田灌水过深或秧畦间歇浸水,使秧盘面沉积浮泥,造成串根;有的农户认为塑盘育秧时间短,不需要施肥。实践证明,育秧期间的肥水管理是不容忽视的。水分管理应做到“保持穴内泥土湿润,灌水不过盘面”。除在播种后7天喷施1次叶面肥外,抛植前2天要再喷施“送嫁肥”1次,然后排水落干,利于起秧和抛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