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特点: 小麦吸浆虫一般每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结圆茧在土中越冬。次春当小麦返青、起身时,幼虫即自茧内爬出并上升到表土层,至小麦孕穗时则开始结茧化蛹,蛹期一般8-10天,至抽穗时(我国自南向北约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即羽化为成虫,这一阶段吸浆虫的活动规律与小麦的物候期有紧密的对应关系。小麦孕穗期,幼虫逐渐化蛹,小麦抽穗期成虫盛发,并产卵于麦穗上,待小麦灌浆时虫卵孵化成幼虫吸食籽粒浆汁,造成小麦籽粒疪瘦,甚至空壳,引起减产或绝产。幼虫脱茧上升及化蛹都需要足够的水分和湿度,土壤中含水量为18%-20%左右最利于幼虫化蛹。在4月份,遇到降雨,最有利于成虫的出土。 防治要点: 当土壤中平均每样方(10cm10cm20cm)有活动幼虫2头,或在抽穗期傍晚17-19时,手拨开麦拢,每个视野有2头成虫在飞行活动,或者捕虫网10复次有成虫5头以上,须进行防治。 穗期保护:抽穗期是喷药防治小麦吸浆虫的关键时期,这个期间时间短,必须抓住时机进行喷药穗期保护,防治成虫或杀死其产在穗上的卵。 具体方法是在小麦抽穗70%(含露脸)时进行穗期喷药,每亩可用48%毒死蜱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1500-2000倍液喷雾。喷雾于上午9时前或下午5时后进行,在虫口密度大的田块,在2-3天抽齐穗时再喷药一次。 蛹期防治:在蛹盛期(小麦孕穗-抽穗露脸)撒毒土防治,每亩可用48%毒死蜱乳油、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等150-300毫升,兑水5千克喷拌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等2-3千克,拌细土20-25千克,于露水干后均匀撒施,及时用扫帚或其他工具将架在麦株上的毒土抖落到土壤表面,施药后灌水或抢在雨前施药效果更好,蛹期防治可以有效地压低虫口密度,但需结合麦穗药剂保护,以防止飞来成虫为害。 选用抗虫品种:北方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中,石H06-032、郑麦9023、中麦9号、济麦21、济麦22、西农979等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有助于减轻吸浆虫的为害。武予清(河南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