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之家 > 重庆
导航

重庆丰都:科技能手张淑梅种植红苕致富

作者:Abbott 247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丰都县三合街道刀溪村村民张淑梅,本是一名“面朝黄土背朝天,围着锅台孩子转”的普通农村妇女,近年来,她却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和聪明智慧,通过流转土地种植红苕走上致富路,并被评为丰都县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手。

  不甘平庸发现商机探索致富路

  张淑梅跟丈夫结婚以来,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光景虽不十分富裕,但也衣食无忧。近几年,看到村里许多人都通过外出打工,在家发展种植或养殖业致富,张淑梅心不安了,好强的她也蠢蠢欲动。

  “我没有技术,也没有资金,更没有文化,无论是发展种植或是养殖业,都觉得不现实,而且也没有这个能力。”张淑梅说,自己除了种庄稼,与泥巴打交道外,几乎什么都不会。

  部分村民外出打工,造成家里的承包地撂荒,张淑梅就流转过来。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她在玉米地里套种红苕。由于她的勤劳,不仅玉米的亩产量达到1000斤左右,红苕的亩产量也突破4000斤。

  收获的红苕堆满了屋,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烂掉。运到市场上去卖吧,但由于交通不方便,弄来弄去,除了锅巴就没有多少饭了,得不偿失。张淑梅只好把红苕用来喂猪、喂牛、喂鸡,即使这样,每年仍然要烂掉一部分,眼睁睁看着劳动成果打了水漂。

  难道红苕就没有别的用途了吗?张淑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一次进城办事,她看到有人在卖烤红苕,一个二三两重的红苕烤熟后,可卖一块钱。他觉得这个生意不错,但仔细想想,觉得对于习惯了干农活的自己肯定不适合,而且也没有时间和精力。

  还有一次,朋友请张淑梅在城里吃饭,服务员竟然把一盘红苕端上桌来,见张淑梅诧异,朋友解释说,别小看这盘红苕,在你们乡下也许不值一提,但在这儿身价就提高了。事后,张淑梅才知道那盘红苕要卖一二十元。

  “真没想到,红苕经过加工后,效益会变得这样好,我不禁茅塞顿开,似乎从中看到了希望,发现了我一直在苦苦寻找的商机。”张淑梅说。

  那年红苕收获时节,张淑梅特地购买回一台粉碎机,把红苕洗干净泥巴后,直接加工成淀粉。淀粉既可直接卖给当地粉丝作坊,也可晒干后拿到市场上出售,销路十分好。

  科学种植种养结合寻求新发展

  每年在玉米快出天花时,张淑梅就掏好厢,等下雨后及时栽上苕秧。这样玉米收获后,红苕基本就长满了地头。

  “那时候已经进入盛夏,红苕没有了玉米秸秆的庇荫,如果连晴十来天不下雨,苕藤就很容易被太阳晒死或干死,因此给红苕施肥抗旱尤为重要。”张淑梅说。

  有一年,正好伏旱特别严重,张淑梅就把20多只生猪每天排出的粪便,全部浇施到红薯地里。没想到挖红苕时发现,大部分苕体裂开了一道道口子,切开来一看,心儿也是黑的,有的还是空心。

  张淑梅向县科协农学会科技人员咨询,原来是新鲜粪便中含有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卵,尤其在炎热的夏季里,各类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类特别活跃。这些有害污染物质浇在红苕上,导致了苕体裂口、黑心和空心。

  科技人员向张淑梅支招说,如果把粪便转化成沼液后,就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具有杀虫功效。用它浇施红苕,不但可增强红苕的抗旱能力,使大苕块增多、小苕块减少,而且成熟期还提前近半个月,增产15%以上。

  第二年,张淑梅拿出两亩苕地做试验。“结果浇施了沼液的红苕,亩产量达到6000斤左右,比没浇施沼液的每亩高出近一半。”她说,而且通过浇灌沼液长出的红苕表皮光滑,也不裂口,淀粉含量增加了5%。

  尝到甜头后,近年来,张淑梅都要赶在玉米采收前,把沼液先储备起来,用于浇施苕地,种出生态无公害的红苕。她还把沼气池中的废渣、废液全部当做肥料,施用在红苕地里。

  随着土地流转面积增加,张淑梅每年种植的玉米和红苕产量也在增加。为了科学利用玉米秸秆和红苕藤,以及加工苕粉后的渣料,她决定走种养结合之路,于是还养殖了肉牛、山羊、生猪、鸡等畜禽。

  “去年,我种植了37亩红苕,收获鲜苕20多万斤,加工成苕粉卖了25万元,用苕渣喂肥了30多头猪,还出栏肉牛3头,山羊8只,鸡100多只,这些加起来的纯利润也有3万多元,如果在加上种植玉米等其他作物,全年的收入超过了30万元。”张淑梅说。

农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