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位多发生在足面上,出现直径I~2 mm的脓泡,有时2~3个,多者4~5个,用针尖挑破,冒出一股淡黄色脓水,如发现不及时,脓泡周围开始出现溃疡,最后导致死亡。
2、梭鱼脓泡病的病因多数是由细菌引起,特别是在7~8月份,水温在20~22℃以上发生,并有较强的传染性,有的地方在亲鱼促熟过程中发生脓泡病,处理不及时会导致大批亲鱼死亡。甚至使育苗工作无法按计划进行。
3、梭鱼脓泡病的防治预防脓泡病发生主要是控制海水中的细菌浓度,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臭氧发生器、生物膜过滤、紫外线等手段。
把海水中的细菌清除,减少感染机会。同时对工厂化养殖的梭鱼要严格消毒,防止梭鱼机械损伤,细菌趁机侵入机体。
在亲鱼促熟过程中,一旦发生了脓泡病,立即把饲育水温降至14℃,但对生殖腺异常饱满的种鱼要特别小心,温度要分为几个梯度下降,不能突变,以免引起种鱼产卵行为,打乱育苗计划。同时采用5~8×10-6四环素药浴6个小时(停水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