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不断,PM2.5含量居高不下,如何为健康构建绿色屏障?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刘春江教授课题组发现:雪松、龙柏、水杉等枝条和叶片表面粗糙、分泌物丰富、叶面积系数高的树种,会具有较好的吸滞大气颗粒物的功能……
森林能够降低PM2.5
刘春江教授专注于城市生态学和城市林业及全球变化与森林生态功能的研究。他认为,为了降低PM2.5含量,目前政府采用工业减排和区域联动、提高汽油质量降低细颗粒物排放等方法,但其实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的“绿肺”功能,调节气候,吸纳颗粒物,也是一种重要的防控途径。
刘教授介绍,美英等国科学家已有研究证明,城市森林具有良好的减少颗粒污染物的作用。不过,这些研究多集中于温带树种,而我国树种多样、气候复杂、细颗粒污染物来源多样,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如何利用城市森林防控大气细颗粒污染,还是一个新课题。
刘教授课题组成员殷杉博士在研究中发现,大气中的PM2.5运动“漫无目的”,基本不受重力和惯性影响。但当它接近树叶时,由于叶片表面粗糙、表皮毛丰富,还可分泌黏性物,细小颗粒物就会滞留在叶片表面,甚至被吸纳到叶片气孔内部。因而,枝条和叶片表面粗糙、分泌物丰富、叶面积系数高的树种,会具有较好的吸滞大气颗粒物的功能。
配置最佳树种和空间
上海应该种什么树,在空间上如何搭配才能起到对污染物的最佳净化效果?
殷杉博士表示,就上海城市林业发展经验而言,香樟、水杉、广玉兰、女贞等树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抗病性,是上海地区城市森林的优势树种。但是,若重点考虑减少大气PM2.5颗粒物,则可选择比叶面积大、枝条粗糙、分泌物丰富的针叶树,例如,雪松、龙柏、水杉等,比香樟等阔叶树效果更好。
殷杉曾在浦东新区的多处典型绿地进行生态功能测定,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得出最佳树种配置方式。
以面积为300平方米的绿地为例,要达到较高的净化污染的功能,殷杉认为应配置12―15株乔木(如香樟、广玉兰、银杏、水杉等),30株左右大灌木(如夹竹桃、红叶李、石楠等)及约80株小灌木(如杜鹃、月季、黄馨等),并搭配至少100平方米的草本植物。在排列上,小灌木应栽植在靠近道路或人为干扰较大的一侧,其后是大灌木或乔木,大灌木应搭配在乔木之间,并尽量避免与乔木冠幅重合。他说:“这样配置情况下的植物群落,约能阻挡交通污染物中30%―40%的颗粒物(TSP),10%―20%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以及5―10分贝的噪声污染。”
绿色“存折”储蓄健康
目前,我国多数大都市城市森林“骨架”已经建立,但刘春江教授认为,城市森林绿地建设还有很大潜力可挖。他举例说,城市居住区和繁忙主干道两旁应“见缝插绿”,形成无缝隙绿色屏障;根据特殊区域的需求,选择最适宜树种,优化配置,形成最大生态效益群落;少建草坪多造森林群落,提高单位绿化面积的生态效益。
针对上海林地现状,刘春江提出,应加强立法,实行分类经营、分类规划,巩固现有的森林成果,避免工业生产和房地产挤占森林空间。而在经营管理上,不要把森林“公园化”,保持森林的野生状态,使更多城市森林成为近自然植物群落。
正值植树节,刘春江教授发出倡导:“人手一本绿色‘存折’,人人植下一棵树,带来清新空气,身心愉悦,也是为自己的未来储蓄一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