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之家 > 莴笋种植技术
导航

莴笋菌核病的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

作者:Devin 817

由于莴笋种植面积扩大,而且复种和连作现象较普遍,莴笋菌核病的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危害十分严重,造成产量低、品质差、种植效益不理想,已成为莴笋生产发展的重要障碍。为此,本文对莴笋菌核病的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莴笋菌核病的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

1 危害特点

1.1 发病症状

多从莴笋近地面茎基部发病,初期形成褐色水渍状病斑,然后迅速向茎上部和根部扩展,致使病部组织腐烂。在潮湿条件下,病部表面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随后菌丝体交织成初期呈白色后变为黑色鼠粪状的菌核。莴笋受害后,其地上部分叶片迅速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1.2 侵染途径

病原为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的一种核盘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在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萌发产生芽管从植株衰老部位侵入寄主。菌核也可以直接产生菌丝,与寄主接触后扩大再侵染。

1.3 具有隐蔽性和毁灭性

莴笋菌核病在发病始期,症状表现不明显,菜农不易发现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当出现萎蔫、腐烂等明显症状后,已是病情发展中后期,此时用药防治已无法控制,使得莴笋大面积发病,具有暴发性。菌核病对莴笋的危害将会造成烂蔸死株,使其失去食用价值和绝收,具有毁灭性,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

1.4 诱发灰霉病

菌核病与灰霉病发生的部位、危害的结果相似。莴笋发生菌核病后植株抗性降低,能诱导灰霉病的发生。两病共发,对莴笋的危害程度加重。

2 发生原因

2.1 温湿度的影响

菌核病田间发病最适宜温度为15~20 ℃,相对湿度85%以上。因此,在春季,因温度适宜,生长过旺,植株太密,基部郁蔽,通气排湿不畅;雨水增多,田间积水,对植株根系发育及其养分吸收能力有不利影响,菌核病发生更为严重,引起成片烂蔸死苗。据观察,该病在春季连续阴雨3 d,发病株率为10%,连续7 d时发病株率为55%,连续10 d以上时发病株率达100%,整丘田腐烂死蔸。相对而言,在夏、秋2季,温高干燥,发生危害轻,发病株率低于5%。

2.2 连作普遍,菌源丰富

江华瑶族自治县莴笋主要在涛圩镇种植。该镇2000年开始种植莴笋,由于耕地有限,轮作条件差,一丘田1年种3~4茬,茬季重叠,病菌桥梁田多;其次,当地连片连作多年,土壤中积累有大量的病菌;再次,江华生产的莴笋,95%以上是销往两广,收获时整丘田一次砍完,立即复种第2茬,田间留下病叶、病蔸等病残体无法及时有效处理,为下一季提供大量的病菌源。因此,使得菌核病危害严重。

2.3 偏施氮素等速效化肥

商品莴笋要求茎粗、质嫩,需要大量的肥水供给。调查发现,江华瑶族自治县的菜农,在莴笋上单季要施碳铵750 kg/hm2、高氮型复合肥2 250 kg/hm2,不施有机肥。速效性氮肥施用过多,植株生长嫩绿,组织松脆,抗逆性降低,易感菌核病菌。

2.4 品种抗病能力差

不同的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表现不一,如青麻叶莴笋容易感病,而紫皮莴笋、圆叶莴笋等品种比较抗病[1]。江华县种植莴笋有7~8年的历史,其抗病能力与该品种初种时相比急剧下降,发病严重。

2.5 管理粗放

凡肥水不良、田间长期积水、杂草丛生、长势差的田块发病严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精细、生长健旺的地块发病轻。

莴笋菌核病的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

3 防治对策

3.1 选种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可有效地防止病害的发生。需加强对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工作,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和受市场欢迎的品种,然后大面积推广种植。

3.2 实行水旱轮作

进行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环境,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降低发病率。根据江华县的栽培制度,可以实行“菜-稻-菜”、“烟-稻-菜”、“稻-菜-菜”耕作制,轮作复种。

3.3 土壤消毒

翻耕前,撒熟石灰1 125~1 500 kg/hm2于土表,然后再耕翻做畦;定植前3~5 d,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土表,可有效抑制病害发生。

3.4 及时处理病株

收获后,将田间病残株叶清除沤肥或翻耕深埋。当田间发现个别病株时,将病株拔出移至田外集中沤毁,并用生石灰撒于病穴,防止病菌再侵染。

3.5 合理栽培管理

3.5.1 培育适龄壮苗。选择无病菌的田块作苗床,合理稀播,适时间苗,加强管理,做到苗齐、苗均、苗壮。在6~8片叶时带土移栽,使其早生快发,增加抵抗力。

3.5.2 合理密植。莴笋种植过稀过密都不合理,种植过稀,产量不高,易滋生杂草,影响莴笋的生长和产量;种植过密,易徒长,株重轻,品质差,田间荫闭,湿度大,利于病菌生长。实践证明,种植9.75万~11.25万株/hm2较为合理,在此密度下,田间通风透光良好,植株生长健旺,病害发生少。   

3.5.3 重施基肥,适时追肥,增施磷钾肥。莴笋是需肥量大的作物,要重施基肥,施有机肥22.5~30.0 t/hm2、有效磷112.5~150.0 kg/hm2、氧化钾150~225 kg/hm2 。开盘后开始追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第1次追肥时加入硫酸锌30 kg/hm2、硼砂15 kg/hm2。喷施黄腐酸盐600倍液,每10 d喷施1次,连喷2~3次,可使莴笋生长健旺,增强抗病力。

3.5.4 适时中耕培土,及时清沟排渍。定植开盘后,结合追肥,中耕2~3次,疏松土层,增加通透性,使根系生长发达,提高植株抗逆抗病能力。中耕时要“前期深后期浅,干耕湿耙”。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渍,防止厢面积水而加重病害发生。

3.6 化学防治

在病害发生初期用药防治,封行前浇蔸与喷雾结合,封行后一般只作喷雾,喷药时力求均匀、上下部叶片及叶片的正反面和茎基部都要喷到。可选用的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异菌脲)1 000~1 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腐霉利)1 500倍液、20%嘧霉酯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 d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4 结语

综上所述,低温高湿(气温15~20 ℃,相对湿度85%以上)是莴笋菌核病发生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雨水过多能加重病害发生。因此,莴笋菌核病的综合治理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培育和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合理进行栽培管理,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莴笋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优先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必要时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适时开展化学防治,将病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以实现优质、安全、卫生、绿色无公害蔬菜的高产栽培。

农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