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之家 > 养蚕技术
导航

蚕豆主要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作者:Aaron 274
云南蚕豆的主要病害有锈病、赤斑病、立枯病、褐斑病、根腐病等。现将这几种病害的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1.蚕豆锈病属真菌型病害,是云南省普遍发生的病害。冷凉地区发病较轻,温暖湿热地区发病较重。早播是导致蚕豆锈病流行的重要因素。蚕豆整个植株均可受害。最初在叶片正背两面产生淡黄色隆起的小斑点,直径1毫米左右,这是初生的夏孢子堆,不久变为黄褐色,破裂后散出锈褐色粉末状夏孢子。一片叶上,夏孢子堆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造成叶片枯萎,果荚不长,严重时干枯死亡。云南秋末冬初气温虽然比较高,但蚕豆尚处在苗期,通风透光好,空气湿度低,病害处于停滞状态,发病轻。到翌年3~4月随气温上升,如遇雨日增多,相对湿度大时,病害迅速蔓延危害。    蚕豆苗期锈病多发生在主茎上,早播蚕豆打去主茎,可推迟开花6~7天,既可减轻霜冻危害,又可减少蚕豆锈病冬前病原。打下的带病主茎嫩尖,要带离田间集中处理,防止病菌扩散传播。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0.5%的波尔多液或波美0.5度的石硫合剂,每亩用药液70~100公斤,均匀喷施,连续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防治效果良好。用8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每次每亩施用药液60公斤左右,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    2.蚕豆赤斑病属真菌型病害,在排水不良的低洼田块或缺钾田块发病较重。如遇雨日多,湿度大,发展很快。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茎、花和幼荚上也有病斑发生。被害叶片开始时出现针头大的赤色小斑点,叶的背面较多,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中间稍凹陷,色较浅,边缘紫红色,微隆起,与健部有明显的界限,在湿润条件下,病斑上面生有灰色的霉状物。病害严重时病株各部,包括花都变为黑色,叶片落光,最后全株枯死。    云南省蚕豆赤斑病的初发期,以滇中为例,一般在1~2月,下部叶片出现病斑,但由于温度低,又是旱季,病害不易发展蔓延。2月以后气温升高,如遇雨日增多,湿度大,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蔓延迅速。    防治方法:主要是注意合理密植,开好田间排灌沟,增施钾肥。药剂防治,可用1%的波尔多液连续喷洒3次,每次间隔7天,或用杀毒矾、速克灵、甲霜灵锰锌等3种药中任选一种,用1∶800倍液均匀喷雾,每隔15天重喷一次,连续喷施3~5次,可大幅度减轻病害。    3.蚕豆立枯病蚕豆立枯病,又称枯萎病、萎蔫病,俗称霉根病、蚕豆瘟病等,是蚕豆主要病害之一。由镰刀菌引起的病害。病菌生长适温为24~26℃,土壤含水量低于65%发病重,70%以上发病减轻。在蚕豆一生中均可发病,但以嫩荚期发病较重。幼苗被害后,初期叶片出现黄色病斑,以后逐渐变黑枯焦,茎基部变黑,随着病情加重,根部须根尖端开始变黑,并逐渐向主根蔓延,引起根皮腐烂,极易拔起。开花结荚期感病,叶片变为淡绿色,逐渐变为淡黄色,叶缘尤其是叶尖部分往往变黑枯焦,叶片不脱落,一般感病后20~30天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主要选用抗病品种,因土壤干旱发病重,因此要注意适时灌水。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2~3年,合理轮作也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发病初期可用2%~5%的石灰水喷洒,8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一般用药2~3次,每次相隔5~7天,或者每亩用30~40公斤新鲜草木灰兑水撒施在蚕豆根部附近土壤上,均可控制病害发展蔓延。    4.蚕豆褐斑病属真菌病害,也是蚕豆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茎秆、豆荚和种子。在叶片上初为赤色斑点,病斑中央为淡灰色,边缘呈深褐色或赤色。表面常有同心轮纹,病斑中央常脱落呈穿孔症状。在干旱条件下,病斑中央呈白色。    防治方法:应严格对种子进行消毒,注意清除田间带病残株,集中沤肥或烧毁;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水,增施磷钾肥,促使蚕豆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喷雾,每隔6~7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    5.蚕豆根腐病属真菌病害,是一种高温多湿病害。云南发病较普遍,一般在蚕豆花期发病严重。幸要危害根和茎基部,引起全株枯萎。受害植株主根和茎基部初生水渍状病斑,后发黑腐烂,侧根枯朽,皮层易脱离,烂根表面有致密的白色霉层,是病菌的菌丝体,以后变成黑色颗粒,这是病菌的菌核。病茎水分蒸发干后,变灰白色,表皮破裂如麻丝,内部有时也有鼠粪状黑色颗粒。  防治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干旱时及时灌水,多雨时疏沟排水;合理轮作,不偏施氮肥;合理密植,确保通风透光良好,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轻病害。在播种时,每亩用50%多菌灵150克拌细干土盖种。苗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或用70%托布津800~1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农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