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之家 > 新疆
导航

周利民:致富不忘众乡亲

作者:Aaron 210

  7月24日,库尔勒市西尼尔镇西尼尔村。

  早晨7时刚到,老周准时起床,这么多年养成的职业习惯,让他即使没有定下闹钟,也绝不会误点。

  就在3天前,老周亲自押车从广州进来了总价值达130多万元的1万羽祖代鸽,近5000公里的运距,漫长的75个小时让老周几乎不敢合眼,因为这车里承载着南疆民族兄弟的脱贫梦。

  看央视新闻后开始养鸽子

  老周其实年龄不大,今年才41岁。相比较“周利民”这个名字,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老周”,“叫起来既简单又亲切嘛。”

  老周是2001年从陕西汉中来到西尼尔村的。在经历了种地、做建筑、卖图书、开网吧等行当之后,2013年3月,老周开始养鸽子了。

  “当初我就是看了央视七套一个养鸽子的新闻后,知道了鸽子易饲养、生长快、成本低、效益稳,就萌生了走这条路的念头。”豪爽的老周用一口陕西普通话说出了创业的初衷。

  但光看电视还不行,针对鸽子的生产、销售及发展趋势,老周又专程到河南、山东、广东等地考察学习,回来后,他一次就引进了800羽种鸽在自家院子里做起了实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800羽种鸽产蛋、孵化、喂养这些流程走得很顺利——试养成功啦!

  养殖规模和名气都大了

  “现在市场这么好,我打算再扩大些规模。”心有些“野”的老周这个想法得到了妻子赵俊梅的支持。

  等鸽舍的地基全部建成后,眼前的景象却让赵俊梅大吃一惊:“没想到建得这么大,亏了咋办?”“亏?还有地,咱农民只要有地在,啥都不怕!”老周很自信。

  在老周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天羽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种鸽、乳鸽、鸽子蛋,甚至鸽子粪都是能来钱的宝贝:种鸽主要销往喀什、和田、哈密和吐鲁番等地;肉鸽主要销往乌鲁木齐和库尔勒;鸽蛋主要销往重庆、浙江。现在,老周一年鸽子的存栏量达到6万羽,出栏乳鸽30万只,年利润超过300万元。这3项指标在全疆是首屈一指的。

  按理说,老周和他的合作社现在名气很大,应该知足了,但他每年都拿出10多万元,同技术员一道去山东、北京、河南和广东等地的科研院所、大型养殖场“取经充电”,“吃老本你走不远还会掉队!”

  “扶贫帮困也是我们做企业的社会责任”

  “现在气温高,要注意没喝水的体弱鸽子,发现后要单独喂。”

  “尽量保持鸽舍的干燥和通风,水气过大,鸽子不舒服。”

  当天上午,老周给从莎车县塔尕尔其乡切勒巴格村专程来学习的维吾尔族村民讲解暑期鸽舍管理要点。

  “养鸽见效快、风险小、周期短,非常适合做脱贫项目。今年赶上了脱贫攻坚,在南疆参加‘访惠聚’住村活动的自治区一些委办厅局下了好几个大单,最多的一次要1万羽。”老周说。

  7月初,自治区水利厅住切勒巴格村工作组专程派人来到老周的巴州天羽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考察后,一锤定音:今年我们村的养鸽脱贫项目培训就定在这儿了。

  回到切勒巴格村后,工作组帮助村委会成立了“启梦肉鸽养殖合作社”,并且一次在老周这订购了800对种鸽。

  切勒巴格村村民买买提·艾海提说:“富裕不会从天降,幸福生活哪里找?一靠党的好领导,二靠政策落实好,三靠劳动去创造。我会珍惜这10天的培训,用心学技术,回去教给大家。”

  截至目前,从阿克苏、和田、哈密等地来的各族学员已多达60余人。老周不仅手把手地教,而且免费提供吃住,“扶贫帮困也是我们做企业的社会责任,让更多的人尽快脱贫,我们责无旁贷。”

农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