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之家 > 兔病防治
导航

兔豆状囊尾蚴继发巴氏杆菌病

作者:Abbott 282
寄生在兔体内的豆状囊尾蚴,是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主要寄生在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其包囊很小如豌豆。本人曾遇见一起兔豆状囊尾蚴继发巴氏杆菌病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遵化市张北庄葛某饲养了80只獭兔,其中成年兔20只,2月龄幼兔60只。自2001年1月3日开始发病,表现为2月龄幼兔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有的下痢,腹部膨大,成年兔渐渐消瘦。1月10日幼兔开始零星死亡。畜主怀疑新近买来的饲草(秕谷)有问题,于是停用,并大群饮用VC及多维葡萄糖,治疗无效。至1月20日,幼兔死亡15只。后经我化验室确诊为兔豆状囊尾蚴继发巴氏杆菌病。用甲苯咪唑、恩诺沙星及抗菌王(巴菌克)治疗,控制了病情。2病理剖检病兔鼻和气管出血,气管内有少量的分泌物,肺出血呈纤维素性肺炎。心外膜出血,心内膜积有少量淡黄色液体。胃脾间网膜及腹腔内见大量成串黄豆粒大小的囊泡,囊内充满白色透明的液体,囊壁是一层薄膜,壁上有一圆形黍粒大的乳白色小结,其内有一个内翻的头节。肝脏肿大,有纤维化痕迹,肾脏肿大质脆,十二指肠及小肠出血。3实验室检查3.1直接涂片镜检取病死獭兔心、血、肝、肾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有两极浓染的小球杆菌。3.2细菌培养无菌取上述病料分别接种于肉汤和普通琼脂培养基。培养24小时后,肉汤培养基呈轻度混浊,琼脂培养基长出光滑、隆起、半透明、奶油状湿润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两端钝圆、中央微凸起的卵圆型小杆菌,多单个或成对出现。根据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和实验室检查,本病被诊断为兔囊尾蚴继发巴氏杆菌。4治疗措施4.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兔舍的卫生消毒工作。4.2对大群兔,按35mg/kg饲料拌服甲苯咪唑,同时饮水中加入恩诺沙星,连用5天。对发病的仔兔肌肉注射抗菌王(巴菌克)注射液,按0.5mg/kg体重连注3天。采用上述措施后,病兔临床症状逐渐消失,2周后完全恢复正常。5.1养兔场不要饲养狗、猫,防止狗猫进入兔场或兔舍,避免将被狗猫粪便污染的草料喂兔。购买饲草饲料时确保清洁,不被污染。5.2禁止用病兔内脏喂犬、猫。5.3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平时菌体与兔体保持平衡,一旦外界因素打破这种平衡就会导致该病发生。此次发病主要是因兔豆状囊尾蚴导致兔体消瘦抵抗力降低所致。因此,在外界条件改变及发生寄生虫病时应提前在饲草饲料中加入一些广谱抗菌药。
农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