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刚开始春耕,可康平县一些搞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户已进入了忙碌期。5月2日一大早,康平县胜利街道文化村村民王志远就将土豆栽子和肥料从家运到地里,做好耕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这几年,我们村的农户都采取轮作种植的方式,上茬种土豆,下茬种大葱,效益非常好!就拿去年来说,我家上茬土豆一亩地收入6000多元,下茬大葱一亩地又收入5000多元,加在一起,一亩地就挣了1.1万多元,可比种玉米收入高多了。”王志远一边给记者算账,一边从三轮车上卸下肥料和栽子。因为采用机械种植,他得在播种车到来之前将种植土豆需要的栽子和专用化肥都准备齐了,不然就会耽误栽植效率。
受传统观念影响,以前农民普遍认为种植玉米赚钱比较稳妥,加之搞经济作物种植专业性较强、比较“麻烦”,长期以来,文化村的土地上长的全都是玉米。随着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村民们对高效种植的态度也从最开始的抗拒变成了好奇甚至渴求。感受着这些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叶力决定带领村民走出去,到农业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学习技术、考察项目,并成功找到了适合文化村当地沙质土壤生长的农业项目——土豆和大葱轮作的种植方式。
为了让改变种植方式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叶力和村党支部成员率先在自家的田地里试种。由于种植品种选择正确、田间管理又十分规范,当年文华村的土豆、大葱轮作试种田就获得了大丰收。亲眼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村民们纷纷搞起了这种轮作种植。“这可不是简单的种植品种轮作。”叶力告诉记者,“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同种作物,会让土壤结构变得单一,在土豆下茬种上大葱,能有效改变土壤结构,既能防病又能增收,这才是真正的一举多得。”
目前,文化村全村70%的耕地都搞起了土豆、大葱的轮作种植,仅通过这一项,就能够使每家每年平均多收入近4万元。叶力告诉记者,今后他们还要多找机会出去学习,学更先进的技术、学更有市场的项目,争取在轮作种植的基础上再引进无公害、绿色种植,一方面能够继续增加农民的收入,一方面还要做出文化村自己的特色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