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之家 > 江苏
导航

3岁时患有小儿麻痹症 残疾人杨华创业养绿壳蛋鸡日获利润1000元

作者:Aaron 198
中国江苏网10月28日讯 (记者 裴凌曼) 家住宿迁市泗洪县曹庙乡唐杨村的杨华,今年46岁,3岁时患有小儿麻痹症,虽然身体残疾,但他不认命,不服输。凭着执着的信念,自主创业,自办起了养鸡场,挣钱养家,一路上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通过养殖绿壳蛋草鸡,成功走上了致富道路。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残疾人也能闯出一片新天地。孩子生病四处借钱,每天只吃一顿饭3岁那年,家人发现杨华的左腿有点畸形,去医院检查,被告知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检查结果让一家人彻底失去了希望。从小到大,和同龄人相比,杨华都显得“特殊”,走路一瘸一拐,难免遭受讥笑、戏弄和欺凌,可杨华知道这辈子不能靠别人的同情、讥笑度日,作为一个残疾人,不管做什么事,自己都要特别努力才行。1991年,杨华和妻子结婚,两人婚后只能居住在草房子里。因身有残疾,杨华不能干重活,生活的重担都落到了妻子一人身上。1998年,2岁的儿子意外患上了“血管瘤”,需要到上海进行手术治疗,可是高昂的医药费却让杨华一筹莫展。“难啊,孩子要手术,可家里一点积蓄都没有,全靠跟亲戚朋友借钱。”杨华告诉记者,现在回想起来都会忍不住流泪,孩子在那时连奶粉都只能买最便宜的,而他和妻子每天只吃一顿饭。后来的手术费5万余元还是靠借贷才凑齐的,儿子最终在医院住了11个月才出院。收废品、遇小偷,在外打工很不顺回家后的杨华,没日没夜给人做零工,靠着种地一点点偿还债务,可依然改变不了家庭贫困的现状。2007年,杨华前往无锡打工,找了很多工作都被拒之门外,最终,杨华只能干起了“收废品”的活。可好景不长,杨华给工厂老板供货,却总是被拖欠工资,2012年还遭遇了小偷,身上仅有的2万元积蓄也被偷了,万念俱灰的杨华最终选择回到了老家。“十几万元的债,我拿什么来偿还,经常夜里做梦都是还钱。”杨华说。2014年,杨华发现,老家周围有上千亩树林,如果进行林间养殖草鸡会怎样呢?养殖风险大,万一亏本怎么办?但是如果不尝试又怎么知道会不会成功呢?就在杨华犹豫不决的时候,“发展书记”潘大耐走进了杨华的家中。在了解到杨华的困难和担忧之后,潘大耐决定要帮助杨华脱贫致富。准备创业犹豫时,“发展书记”来帮忙潘大耐告诉记者,刚认识杨华的时候,他是真困难,一个残疾人,干不了重活,身上背了十几万元的债,但他不气馁,不放弃,一直想着自己创业走出困境。通过几次接触,他感觉杨华一家人都很勤劳淳朴,对养殖草鸡也很感兴趣,但却迟迟不敢尝试。为了支持杨华,他瞒着家人借了3万元的贷款给杨华购买鸡苗,但是人人都养鸡,怎么能跟别人家有所区别?有一些特色呢?通过不断上网查找资料,潘大耐发现“绿壳蛋鸡” 是中国特有禽种,因产绿壳蛋而得名,是世界罕见的极品,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特种资源保护项目”。绿壳鸡蛋属于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高氨基酸、低胆固醇、 低脂肪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这一发现让潘大耐和杨华喜出望外,两人决定引入绿壳蛋草鸡养殖。4月22日,通过多方联系,潘大耐从江苏省家禽科学 研究所购买了4500只鸡苗回来饲养。鸡苗到家以后,因养鸡场地有限,潘大耐还将一部分鸡苗分给了当地的贫困户进行饲养,但是分出去没几天,鸡苗基本都死了,原来农户们养鸡不加温,鸡苗晚上因温度低都冻生病了。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杨华家鸡苗身上,为此,杨华从鸡苗的加温,到鸡病的防治,从饲料的配方设计到疫苗的规范使用,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去学习研究。经过5个月的等待,绿壳蛋草鸡,终于开始产蛋。想带动更多人养绿壳蛋鸡脱贫 “绿壳鸡蛋虽然比洋鸡蛋个头小,但味道确实很好,现在线上线下都是提前预定的,真是供不应求啊。”绿壳蛋草鸡产蛋后,杨华和妻子每天都在鸡棚里捡拾绿壳鸡蛋,之后装礼盒,发货,忙得不亦乐乎。看着订单纷至沓来,杨华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他告诉记者,现在绿壳蛋鸡一天能产两千多个蛋,除去一天六七百块钱的饲料费用,还有1000元的利润,南京、上海、苏州、无锡等地的客户都要提前预定。为扩展销路,潘大耐书记还将绿壳蛋鸡从小长到大的照片拍下来,发布到了网上,鸡苗的生长过程一目了然,之后做成礼品盒,精包装进行网络销售。销路打开后,杨华也变得信心十足。“如果效益好的话,我想明年能多办点贷款,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残疾户,低收入户养绿壳蛋鸡,把品牌打出去。”当一切都在慢慢好转的时候,杨华想的最多的不是自己能挣多少钱,而是带动村里和他一样贫困的人脱离贫困。
农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