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之家 > 仔鸡饲养
导航

肉仔鸡爆发烟曲霉菌病的诊治

作者:Bess 398
公主岭市某养鸡户饲养肉鸡1200只,因饲喂霉变鱼粉而爆发烟曲霉菌病,由于未能及时得到确诊排除病因,给这群肉仔鸡造成了严重危害,使养鸡户蒙受了较大损失。1发病与治疗情况该养鸡户于2004年7月2日进雏,一直生长良好,自12日龄后,开始陆续发病死亡,先后投服氟哌酸、氯霉素、强力霉素等多种药物治疗无效。15~17日龄时死亡达高峰,每日死亡20~30只。经我们初步确诊为烟曲霉菌后,改用制霉菌素和硫酸铜治疗,同时更换饲料。一周后死亡得到控制,24日龄时死亡停止,总计死亡530只,死亡率达44.17%,幸存者生长迟缓。2临诊症状病鸡初期表现羽毛逆立,闭目缩颈,食欲减退,饮欲增强。进而表现下痢,多为黄绿色稀便,呼吸困难,眼鼻流液,偶尔可听到呼吸哕音,机体迅速消瘦,最后伸颈张口呼吸,倒地抽掐而死,病程多为5~7d。3剖检变化可见鼻腔、喉气管内有少量黄白色粘液,肺呈灶状或弥漫性炎症,肺实质内有散在的小米粒大至绿豆大的黄白色结节,触之坚硬,有的结节凸出于肺膜表面;气囊混浊增厚,有的见有圆盘状中央略凹陷的结节,极少数病例在胸气囊背侧见有暗绿色绒毛状物;肝略肿大,呈点状或条纹状出血;十二指肠及肠粘膜出血;肾轻度肿胀,有的尿管内见有少量白色尿酸盐沉积。4实验室检查4.1组织检查4.1.1涂片镜检无菌采取肝、脾、肺涂片,革兰氏染色或美兰染色镜检均未见菌体。4.1.2压片镜检取肺或气囊上的结节,将其剪碎,滴加20%氢氧化钾溶液,在火焰上微热5~10min,待结节溶解后压片检查,见有大量菌丝体及圆形孢子。用增厚的气囊或绒毛状物连同气囊小心剪下在玻片上展平,直接制成压片,还可清晰地见到孢子梗上的烧瓶状顶囊及顶囊上的小梗。4.2病原分离与鉴定无菌采取肺及气囊上的病变组织接种于萨布罗氏琼脂平板上,并同时用载玻片作小培养,于37℃培养24~36h,长出白色绒毛状菌落,以后随时间的增加,菌落由中心开始由白色逐渐变为浅灰色至深绿色。菌落中心微突起,整个菌落以突起为中心形成放射状皱纹。菌落背面逐渐变为奶油色,将制作的小培养置于400倍镜下暗视野观察,可见有许多淡绿色的分生孢子梗及孢子梗上的烧瓶状顶囊,顶囊上生有呈放射状单层排列的分生孢子小梗,小梗上长出串珠状深绿色球形孢子,其直径为2.3~3μm。病原菌鉴定为烟曲霉菌。4.3饲料检验4.3.1玉米、豆饼、麸子等检验眼观检查养鸡户送检的配合料中玉米、豆饼、麸子等呈松散的细颗粒状,色泽较鲜艳,干燥,无异常气味。以10倍生理盐水稀释后,接种萨布罗氏琼脂培养基上,经37℃培养72h菌落呈阴性。4.3.2鱼粉检验送检鱼粉眼观呈大米粒大的结块,外表呈暗棕色,将结块集中到一起揉搓,具有强烈的霉变气味。以同样方法接种于萨布罗氏培养基上,培养18~72h,均形成菌落,其生长形态,颜色,镜检特征同病料培养出的菌落一致。4.4回归动物试验将病料培养物用0.05%吐温80生理盐水制成每毫升200万个孢子悬液。取20日龄健康伊萨褐蛋鸡雏10只,试验组6只,每只滴鼻0.5mL上述孢子悬液,可分2次滴入,间隔0.5~1h,其余4只作对照。结果试验组于7~12d内全部死亡,对照组全部健活。滴鼻感染致死雏鸡的临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同自然感染病例基本一致,并分离到烟曲霉菌。5治疗全群更换饲料,用制霉菌素拌料,100只鸡每次100万U,每日2次,连用3d,并配合1∶3000的硫酸铜饮水,连用5d,病鸡逐渐停止死亡,采食量增加。6小结与讨论6.1根据临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及动物回归试验表明,该群肉鸡发病系由霉变鱼粉中的烟曲霉菌孢子感染所致。6.2据文献资料报道,雏鸡受到烟曲霉菌孢子的感染,多呈急性经过,而从这批肉鸡的病程和剖检变化特征看,多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这可能与肉鸡遭受烟曲霉孢子感染的数量相对不足以及肉鸡的日龄较大,抵抗力相对增强有关。6.3本病一旦爆发,因无特效药物治疗,往往呈现较高的死亡率,制霉菌素虽有一定疗效,但因其药源缺乏,常不能满足供应。因此,对本病的预防至关重要,建议饲料厂或饲养户应严把饲料质量关,如发现饲料或鱼粉有霉变现象应坚决废弃,以防止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农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