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之家 > 山东
导航

孙丰忠:当“粮王”得益于精耕细作

作者:Bertha 229

  “感觉能夺得今年的‘玉米粮王’,主要得益于自己的精耕细作……”

  10月25日,见到今年德州市的“玉米粮王”、临邑县翟家镇孙汉服村的孙丰忠时,他正在地里给小麦查苗、补苗,与乡亲们交流玉米丰收的经验。

  早在2010年11月,孙丰忠曾以玉米亩产2059.2斤的成绩成为“山东粮王”,获得奖品为一辆价值近20万元的轿车,从此,拉开了临邑盛产“粮王”的序幕。

  孙丰忠,一辈子都跟土地打交道的老把式,最信奉的一句话是老人们常说的“人勤地不懒”。经四年蛰伏摸索,他深刻地认识到,有科技专家的细心指导,有党委、政府关心支持,种地的科学技术已经成熟,粮食产量再想突破就得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在下种前期,孙丰忠都要比别人多做两件事:一是犁地时将按比例混合的锌硫磷和棉饼撒入地里,这样做可有效杀掉针金虫、蝼蛄等害虫;二是在播种前一定要施一遍土家肥,给土地增加营养,增强土地肥力。

  播种时,孙丰忠采用“大小垄”的排列方式,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即靠边的玉米行间距小,越往地中心玉米间行距越大,保证每一棵庄稼都得到充足的光照和通风,这样结出的玉米质地优良、颗粒饱满。现在种地科技化、机械化都有了很大提高,耕地面积限制了所能种植的玉米株数,只有在每株玉米个体产量上求“质”的突破,注重细节管理。比如说,在玉米拔节到抽穗期,加重氮肥比例,能防倒伏、防旺长,增加成穗、增加粒重,然而大部分人都在育苗时期就给玉米追施了氮肥,玉米无法吸收营养成长,白白耽搁功夫,是很大的浪费。

  玉米出苗后,孙丰忠更是把这片土地当成自己的孩子,每天早中晚必到地里转一圈,看土壤湿度、看秧苗长势,像个老道的中医,准确地为这片土地号脉,适时浇水、施肥、防病虫害。孙丰忠说:“突出一个‘细’字,把所有工作做在前头,为庄稼尽可能地创造最好的环境。”

  今年的雨水比往年偏少,截至到10月份,降水不到50毫米。除了玉米出苗必需的水分。到了玉米抽穗期,孙丰忠便全天守在地头,从地头打的机井里抽水浇地,每隔两周浇一遍水,保证土壤湿度,每浇一遍水便根据庄稼长势施一遍肥,从二胺到尿素、到复合肥,玉米抽穗期间根据不同时节掺入少量的药剂防治虫害,这些工作都为夺得玉米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把粮食高产创建、培植‘粮王’和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做,尽管它不富财政,不显政绩,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富民工程。”县委书记景文新告诉笔者,几年来,临邑县相继涌出了几位省市粮王。他说:“现在粮食产量高、粮价涨、国家补贴多,同样是种地,以前是为了交公粮、填饱肚子,现在种地是为了多挣票子、提高生活质量。农业是临邑的亮点,也是发展之根基,只能加强不能有丝毫放松,我们的目标是擦亮现代农业、省市‘粮王’这张闪亮的名片,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去发大财,让更多的农民开着轿车去种地!”

农友们都在看